风口财经记者 王雪
进入4月,各大新能源车企3月份的销售战报如期而至。
经历2月低谷后,新能源车企在3月集体迎来反弹,不过行业大浪淘沙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一方面,问界凭借出色的技术创新和产品性能,销量持续领先,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新标杆。另一方面,小米汽车一经上市,便迅速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引发“鲶鱼效应”,蔚来、小鹏、极氪等多家车企纷纷推出优惠促销。
业绩日趋分化背景下,也有车企高层对过分关注销量提出警示,这或许预示着行业未来发展路径的微妙变化。
问界同比猛增 小米SU7搅动车市
3月新能源汽车行业最火的莫过于小米汽车强势入局。3月28日,小米SU7价格一经发布,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引起反响,吉利、问界、蔚来、小鹏、极氪等车企纷纷通过下调价格、比拼配置等方式进行“还击”,再次掀起一波降价狂潮。
整体来看,3月份多数企业都摆脱了2月受假期影响的销售低迷表现,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基本符合季节性走势规律。
比亚迪3月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约30.25万辆,同比增长46.06%,依旧稳居销冠宝座。春节过后,比亚迪短短一个月内在王朝系列、海洋系列中陆续推出荣耀版车型,上演价格竞争“四连击”。调价之后,3月份王朝系列和海洋系列销量贡献显著,共计售出新能源汽车28.67万辆。
广汽埃安销量也有所回升,3月销量达到3.25万辆,环比增长95.1%。此前两个月,埃安销量一度低至1.67万辆,被问界以及理想汽车甩在身后。3月,埃安在3天内对两款主力车型降价,将销售门槛拉低至10万元以内,以此将销量重新拉回到3万辆以上水平。
问界再次超越理想。3月,问界汽车全系交付量达到3.17万辆,环比增长50.07%,同比大增762.38%。其中问界M7交付量为2.46万辆、问界M9交付量为6243辆。
而作为中国第一家年营收突破千亿元以及首次实现全年盈利的新势力车企,理想汽车3月共交付28984辆新车,同比增长39.19%,环比增长43.12%。%。理想汽车在3月份推出了纯电动MPV理想MEGA,但理想MEGA上市后没有获得官方预期的反响。
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近期发布内部信表示,理想MEGA在纯电战略上出现了节奏误判,导致内部存在过分关注销量和竞争,将降低销量的预期。目前,理想已将2024年第一季度交付量预期下调为7.6万至7.8万辆。
小鹏哪吒掉队 零跑等重回万辆大关
零跑、深蓝、极氪、蔚来四家新势力车企,重回万辆大关。
3月,零跑汽车重拾升势,共交付新车约1.46万辆,同比增长136.0%,环比增长121.9%;1-3月,零跑共交付新车3.34万辆,同比增长217.9%。交付量大幅增长源于3月初零跑C10上市和全新C11、全新C01二季度开启交付,新车效应带动零跑汽车销量。
深蓝紧随其后,3月份共计交付了1.3万辆。虽然这一数字较2月份的9994台有了明显的回升,但与1月份的1.7万台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深蓝汽车CEO邓承浩表示市场逐步回升,但尚未达到预期,公司将继续在四月份努力。
极氪3月交付1.3万辆新车,同比增长95%,环比增长73%。4月1日,极氪007后驱增强版上市。
蔚来汽车3月的交付量为1.19万辆,环比增长45.92%。日前,蔚来宣布推出最高10亿元油车置换补贴。这也是蔚来近半个月以来的第二次调价。3月14日,蔚来官方发布了全新BaaS电池租用服务方案,调整后车价立减7万元至12.8万元不等,每月服务费也有所下调。
新势力车企中,仅小鹏、哪吒销量未能冲进“万辆俱乐部”,3月销量分别为9026辆、8317辆。小鹏汽车要重回万辆关口,面临的挑战依然较大。近期,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宣布将推出10万-15万元级别的新车,新产品或将为小鹏汽车的销量提供助力。哪吒桐乡工厂正在进行改建扩建工程,其预计4月中下旬起将逐步拉动产能。
极氪投诉激增 延迟交车引发不满
从投诉量来看,比亚迪、零跑、小鹏、问界仍是榜上“常客”,3月投诉量分别为592件、56件、42件、29件;极氪为新上榜车企,3月投诉量为42件。
近期,极氪汽车被曝出大范围交付延迟,引发广泛关注,相关话题登上了微博热搜。
据悉,消费者选购极氪007型号新能源汽车支付定金后,遇到延迟交车问题。遭遇极氪汽车交付延期且不退换定金的消费者不在少数。不少消费者向极氪提出退款,工作人员同意退还已支付的尾款,但表示定金无法退款。
极氪007是极氪汽车旗下的首款纯电动三厢轿车,于2023年年底上市,售价区间为20.99万元-29.99万元,2024年1月1日开启交付。
财报显示,极氪2023年度亏损11.35亿元,与上年同期亏损20.39亿元相比,亏损情况有所改善。2023年,极氪整车毛利率达到15%。截至2023年底,极氪资产净值76.44亿元,相比2022年的32.42亿元有所提升。
吉利汽车集团副CFO戴永表示,2024年,极氪销量目标为23万辆,新增3款车型进入更多细分市场,同时拓宽海外市场,在销量提升、毛利上涨的前提下,力争实现扭亏为盈(按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的目标。
华尔街到陆家嘴精选丨欧美PMI数据相左 未来利差或加大;吉利德“艾滋病疫苗”显示100%有效;高通首批AI PC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