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老党员是党的宝贵财富,在莒县这支群体最多时达13341名,目前健在的还有288人,平均年龄已达92岁,年纪最大的今年已经103岁,最小的也有88岁。革在命战争年代,他们出生入死、冲锋在前;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们投身农村、带头苦干;进入新时代,他们仍然积极发挥余热,不计个人利益得失,不向组织伸手,始终淡泊知足。
今年91岁的孙中凤是莒县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老党员,她14岁就在村里担任识字班队长等职务,组织村里妇女磨米磨面、做军鞋支援前线,多年来为党做了大量的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居住的老房子成了年久失修的危房。尽管如此,她也从没有向组织提过要求。
近日,孙中凤搬进了莒县县委组织部为其出资翻建的新房。“感谢党的好政策和党组织的关怀,没想到俺九十多岁了还能再住上新房子!”孙中凤激动地说。
为保障老党员老有所居,莒县县委组织部大力实施老党员安居安康工程,让老党员老有所依。7月2日,莒县县委组织部组成5个走访普查组,对全县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老党员进行了逐一走访,通过实地勘察、与老党员及其近亲属沟通等方式,详细了解老党员的住房、健康、照料等情况,先期筹集专项资金150万元,计划对100余名存在隐患的老党员房屋进行改造修缮。
房屋改造过程中,莒县县委组织部组织住建、乡镇街道党委、村镇办、社区和村党支部抓住汛期晴天间隙,组织专业建筑队加快施工进度。村里的党员干部和老党员子女积极地参与老党员房屋重建和修缮,第一时间研究施工方案,冒着高温酷暑,积极备料施工,将对老党员的爱心和敬意融入到一砖一瓦之中,同时让老党员感受到各级党组织和广大群众对他们的爱戴和关心。
小店镇山疃村老党员王家贵的儿子卢培玉在济南工作,得知为他母亲盖房子的消息后,专程赶回家参与到房屋重建工作中,面对前来帮助建房的党委政府的同志,他高兴地说:“党组织这么关心老党员,我们当子女的深受鼓舞和教育,我们一定不辜负大家的关爱,好好地孝顺老人,让老人安度晚年!”
截至目前,莒县已为28户老党员完成房屋重建,为72户老党员完成房屋修缮。(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栗晟皓 通讯员 宋时轮 报道)
第9金!徐梦桃、陈雪铮包揽亚冬会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金银牌_1